胃癌是台灣常見的10大惡性腫瘤之一,而其中高達8至9成的病例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。一名40歲的女子就被檢查出感染幽門桿菌,然而她卻置之不理,等到再次求診時,已經演變成癌症末期。
圖片來源 / 翻攝自johns hopkins medicine
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臉書分享案例,表示2年前一名40出頭歲的女子因患有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就診,結果檢查時發現她體重偏輕,且感染胃幽門桿菌,建議服用2週抗生素殺菌,女子卻因為沒有胃部不適,不把染菌當一回事。
示意圖。圖片來源 / 翻攝自localsearch
等到女子再度回診時,病理報告及腹部斷層光碟顯示她已經是胃癌第4期,只能接受化療。女子坦言,當時她是因為擔心使用殺菌藥物後免疫力會變差,再加上沒有不舒服,才沒有接受治療,現在只能懊悔。
示意圖。圖片來源 / 翻攝自gokanjo
劉博仁醫師指出,感染胃幽門桿菌再加上免疫失衡,造成胃部病變的機率大增。女子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,他不禁感嘆,「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清除胃幽門桿菌,或是更謹慎使用免疫生物製劑,或是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,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」,真的是千金難買早知道!
圖片來源 / 翻攝自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