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食物「不要放隔夜」 醫警告:細菌狂滋生

 許多人為了省錢,也避免浪費,捨不得把飯菜丟棄,選擇放進便當盒,當作隔天的午餐。但隔夜飯真的能吃嗎?究竟要如何處理,才能衛生又安全呢?

示意圖,圖片來源/BBC

 

對此,知名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在臉書分享自己的看法:

 


1. 避免口水沾到:隔天的便當菜應事先分開存放,以防食物沾到口水滋生細菌,共食也可以養成公筷母匙的好習慣,防止感冒交互傳染。

示意圖,圖片來源/Farm News

 

2. 煮熟食物避免室溫放太久:為避免細菌增長,盡量在1至2小時內,放涼不燙手就可放入冰箱冷藏。


 


3. 海鮮、內臟不隔夜:海鮮及內臟類食品易腐敗、滋生細菌,建議當餐食用完畢。

示意圖,圖片來源/pexels

 


4. 避免反覆加熱:不僅營養流失,也更容易滋生細菌,加熱以1次為限。

示意圖,圖片來源/pexels


5. 冷藏2天內吃完,冷凍最多1個月:勿不斷添加新食材重新烹調,避免變質。

示意圖,圖片來源/Colorado Public Radio

 



6. 加熱到70度以上:高溫可以殺死很多細菌,吃隔夜菜前一定要充分加熱。



除了以上6點外,高銘鴻也強調,重複加熱的食物會「流失部分營養素」,比如水溶性維他命B、C,且隔夜菜若儲存不當,也恐引發中毒或急性腸胃炎,建議還是以現煮的食物為主。


圖片來源/高銘鴻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