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 (21) 半夜嘉義地震搖醒全台,直到剛剛中午12:48,嘉義台南仍持續搖晃,出現4級餘震和小區域地震。好多人無法安心睡覺,甚至聯想到民國53年的「白河大地震」,意外發現這兩個地震出現令人內心毛毛的巧合。
今12:48台南市南化區仍有小區域地震,翻攝自中央氣象署,下同
根據中央氣象署,今天的嘉義大埔地震深度9.7公里,屬於極淺層地震,芮氏規模達6.4、最大震度為6弱。本次地震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,詳細位置在北緯23.23度、東經120.57度。
氣象署1900年後災害性地震列表紀錄,白河地震發生在1964年 (民國53年) 1月18日20:04,震央位置在北緯23.15度、東經120.57度,跟今天嘉義地震震央幾乎重疊。當年地震造成106人死亡、653人受傷,1萬924棟房屋全倒、3萬餘棟受損。有網友擔憂:「毛毛的」、「白河大地震循環開始了嗎?」
今天的地震跟一甲子前的白河地震有關嗎?根據《民視新聞網》、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:「無法將這次地震成因歸結於任何一個斷層上。」本次地震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,已知周邊區域地震活躍、具重複性,但目前還無法推算地震發生週期。
▲1964白河地震
由於本次震央距離梅山斷層不遠,不少民眾也憂心是否與「梅山斷層百年周期」將至有關,中央氣象署對此做出回應。
翻攝自NCDR
根據《中時新聞網》、《TVBS新聞網》報導,梅山斷層已經118年沒有發生地震,先前有不少專家示警「梅山斷層活動周期已到」,若再引發地震規模可能接近921地震的規模7.3,氣象署對此坦言梅山斷層確實是需要非常關注的未爆彈。
翻攝自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
如今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規模6.4強震,且截至今 (21) 日清晨5時半為止,嘉南一帶已累計超過50起餘震。不過吳健富主任指出,此次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歐亞大陸板塊造成,與梅山斷層有段距離,兩者並無關聯,但確實要注意3天內可能有規模5以上餘震發生。
翻攝自台灣即時地震科學資訊系統
至於「梅山斷層活動周期已到」的說法,吳健富表示,每次地震後都會有專家出面提醒,但以目前的科學技術並沒有辦法預測地震會在何時、何地發生,只能知道該區域很久沒地震,強調氣象署會尊重各界看法,也提醒民眾隨時做好防震準備。
翻攝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