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40歲的上班族徐小姐,在一次意外中,眼部遭受撞擊,當下眼部沒有不適,所以並未就醫,誰知3三個月內,視力急速惡化,某天工作時,右眼突然看不見,立馬前往眼科就診,竟確診外傷性白內障,經過手術後,所以狀況有好轉。對此,醫師警告,大家一定要避免6種情況發生。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根據《ETtoday新聞雲》報導,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 (大里仁愛醫院) 的眼科醫師何明芝透露,徐小姐眼睛受傷未,並未就醫,但3個月後,有次工作時,右眼看不見前方景物,無法處理文書作業,甚至看不見眼前揮動的手指,經醫療團隊檢查,她右眼視力不到0.1,診斷是外傷性白內障。
翻攝自大里仁愛醫院,下同
何明芝指出,徐小姐在接受飛秒雷射輔助進行白內障手術後一個月,視力已恢復到近0.9。
何明芝解釋,白內障最常見原因是自然老化,4、50歲後水晶體會逐漸硬化混濁而影響視力;此外,「紫外線曝曬過度」、「重力撞擊」、「高度近視」、「糖尿病」、「長期使用類固醇」或「特定藥物」等6種情況,都可能影響白內障生成。
再來,何明芝解釋,傳統的白內障手術是超音波乳化手術,從眼睛水晶體囊袋中,移除混濁的水晶體,再植入人工水晶體,目前院方採用新型飛秒雷射輔助手術,用飛秒雷射取代部分傳統手動程序,雷射可以準確掃描晶體位置,提供更穩定、精準的處理,也能更精準切割角膜,術後傷口密合度更高,恢復期更短,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與預後的狀態。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至於該如何預防白內障發生?何明芝提醒,盡量減少紫外線暴露,若遇到陽光強烈時,可「佩戴太陽眼鏡和帽子」、「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食物」,例如:水果、蔬菜與堅果等、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,避免用眼過度」、「年紀超過50歲,要定期接受眼科檢查」,一旦發現異狀,應尋求眼科醫師意見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才能享受光明健康的生活。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