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、不易察覺,被譽為「癌王」。根據統計,每10萬名國人中約有5人罹患此病,但近9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,治療難度高。對此,醫師提醒,若能及早警覺特定症狀,並及時就醫檢查,將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。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表示,胰臟癌的典型警訊包含:
1. 全身無力、倦怠
2. 食慾不振
3. 體重減輕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由於這些徵兆常與工作疲勞、壓力等混淆,容易被忽略,國際研究也已釐清出胰臟癌的重要症狀!除了以上3點,錢政弘更分享2021年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,該研究分析了2萬4千名胰臟癌患者,最後歸納出23個相關症狀,其中最須注意的5大警訊為:
1.腹痛、背痛
2.黃疸 (眼睛發黃、小便呈茶色)
3.噁心、食慾不振
4.體重減輕
5.腹瀉、脂肪便
示意圖,翻攝自carygastro
錢政弘提到,其中腹部或上腹疼痛的情形相當常見,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、靠近膽管,還可能造成阻塞性黃疸,導致皮膚眼白發黃、尿液顏色加深,並伴隨噁心不適。
錢政弘強調,還有「口渴」也是被忽視的胰臟癌警訊,研究顯示,胰臟癌患者出現口渴的比例是正常人的4.2倍,主要與高血糖有關,約有8成胰臟癌患者伴隨高血糖,由於癌細胞影響胰臟功能,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,血糖控制失衡,可能引發糖尿病;當血糖過高,腎臟無法回收多餘糖分與水分時,會造成高滲透壓性利尿,患者恐尿量增加與頻繁口渴。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錢政弘提醒,若經常出現「口渴、尿多」的情況,應盡快就醫檢查血糖,排除胰臟功能異常或胰臟癌的可能性。
最後,錢政弘呼籲,糖尿病患者及嗜甜者應特別注意,過度攝取甜食會增加胰臟負擔,長期下來恐導致病變,提高罹癌風險,日常生活中若出現腹痛、背痛、黃疸、噁心、食慾不振、體重驟降、腹瀉、脂肪便,或經常感到口渴尿多,務必提高警覺並定期健康檢查,才能及早發現胰臟問題,提升治療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