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不只看病!耳鼻喉科「隱藏服務」爆紅 醫師證實了:自己來難處理

  去耳鼻喉科除了看感冒,治療喉嚨痛、咳嗽之外,竟然還有隱藏服務?會不會太吸引人了? 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   一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詢問「聽到同事說可以去耳鼻喉科挖耳朵,這是認真的嗎???」 翻攝自Threads (@enplan_25) ,下同 貼文曝光後,一票過來人分享自身經驗,直呼「我挖過幾次,世界瞬間變得超吵雜」、「沒錯!而且醫師會從你耳屎的形狀判斷你有沒有用棉花棒偷挖,很赤裸」、「必須去耳鼻喉科挖,不要花大錢去採耳,有一次耳屎太多耳朵塞住,醫師挖痛到不行,給了藥水回家軟化,幾天後再來,還去了第二次,兩次清出來都跟小石頭一樣大,醫師建議下次要定期來」、「可以欸!我爸不知道為什麼耳屎常常發霉,而且很濕,經常去清,我們幫他清過,但挖不出來」、「真實經驗,曾花1500元去採耳,採耳師耗費半小時說還有一半不出來,結果花250元看耳鼻喉科,10分鐘全清光」、「用健保挖耳朵,對」。 就連醫師也在下方證實該消息,希望民眾不要自行亂挖亂弄,因為有些人會把耳屎推得又深又緊,然後很難處理又痛,尤其是小朋友的,沒有把握就不要勉強處理,「我自己都是有機會就一起處理啦!但是真的是花時間的苦工。」 事實上,新北市的「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」曾藉由影片提醒民眾,夾耳垢就像開車一樣,以為是日常再平凡不過的事,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,外耳道若因過度或不當清理,恐會引發慢性外耳道炎、破皮、急性發炎,甚至耳膜意外損傷,強調「耳垢不要亂挖,請交給專業的。」 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 院方進一步解釋,正常情況下,耳垢會隨著咀嚼或開口說話時外耳道震動慢慢往外移動,像頭皮屑一樣自然脫落,不需要刻意清除,遇到耳垢非常黏、阻塞情況,醫師通常會先用軟化劑 (耳滴) 處理,再用專業工具清除較安全。

5大警訊恐是「癌王」!口渴、尿多別忽視 近9成確診已晚期

「不開冷氣、不外食」存出1300萬!67歲男退休後卻崩潰後悔:只剩下錢了

「平均財富」打敗日韓 台灣人其實超有錢?全球排名曝光

台灣知名百貨驚傳倒閉!「欠債600萬」商家集體撤櫃 市府證實了

電鍋外鍋「加自來水還是飲用水?」 網吵翻!專家解答了

立可白「紅色藍色」差在哪?製造商驚喜解答

紗窗「長一排小毛根」網狂喊恭喜 內行:燒好香才有

3男湊2.7萬擺攤賣炸雞 大企業「砸300億收購」

睽違7年「月全食血月」來了!全台肉眼可見 最佳觀賞時間曝